政經

地方

生活

ESG

新北市「長青趣味運動大會」登場 侯友宜與長者一同動健康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114年度新北市「長青趣味運動大會」(十五)日在錦和運動公園盛大登場,吸引來自新北市29區超過2,000位長者熱情參與,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到場與長輩們同樂,他鼓勵大家平時多多走出家門,才能越活越健康。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65歲以上人口即將突破80萬人,占全市比例近20%,達到超高齡社會,舉辦長青運動會,就是希望鼓勵長輩多走出家門,動一動、交朋友,一起吃共餐、聊天、唱歌,透過活動保持健康,也讓每天都過得更開心、更有活力。 侯友宜說,新北市擁有全臺最多的長者人口,但人均預算仍六都最低,在有限的預算下,市府努力照顧所有長者,敬老卡將於明(115)年起逐步擴大使用範圍,7月起,每月點數由480點增加至600點,未來如果財政許可,也會研議再擴大服務項目。 活動由各區代表隊繞場開始,並由專業教練帶領千名長者開懷大笑、舒活筋骨,侯友宜也與新北市老人福利聯盟理事長陳金鐘,共同以「牽手同心」揭開序幕,展開一系列趣味競賽、四肢動健康課程、運動體驗賽等活動,展現長者們的健康與活力。

志工故事打動青年心 新北打造下一波服務新力量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讓青年背起攝影機走進志工現場!新北市社會局(十五)日表示,推動「青春有你一耆走過」青年志工記者出任務,邀請青年走入多元志願服務現場,以鏡頭與文字記錄資深志工的動人故事。透過採訪與拍攝,不僅拓展視野,也在跨世代互動中看見服務的力量,讓志願服務的力量被看見,也被延續。 今年活動共13隊、38位青年完成作品,並舉辦成果展,頒發金牌獎2隊、銀牌獎3隊、銅牌獎4隊及特色獎4隊;同時也表揚「V世代小小志工營」青年隊輔,頒出熱情貢獻獎與最佳精神獎,肯定青年以多元方式投入志願服務。 「善意會傳染」,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新北市鼓勵青年利用暑假深入社福、教育、文化導覽、消防救難、衛生保健、農業及客家文化等領域,實地拍下、聽下並記下屬於新北的志工故事及服務日常,「用故事帶動新世代行動」。 成果展也邀請受訪志工到場分享心得,讓跨世代交流真正落實。此外,今年招募24位青年擔任小小志工營隊輔,設計團康、互動闖關與帶動跳,引導國小學童在遊戲中學習合作與同理;青年在帶領過程中也累積溝通、領導與服務態度等軟實力,成為下一代志工的生力軍。

蘋果啟動「後庫克時代」:加速接班工程 傳最早明年交棒特納斯

倫敦《金融時報》獨家報導說,美國科技巨頭蘋果(Apple)已全面加速 CEO 接班工程,為現任執行長庫克(Tim Cook)可能最快明年前卸任做準備。多名熟悉內情高層消息人士指出,蘋果硬體工程資深副總裁特納斯(John Ternus)已成最被看好的接班人選。這場「後庫克時代」的提前佈局,反映蘋果在 AI 時代競爭加速下的領導強化需求,也象徵蘋果即將迎來另一波重大轉折。 據傳現任硬體工程資深副總裁特納斯,是接庫克的最熱門人選。一旦由他接棒,蘋果「硬體至上」將再回潮。圖/取自monitoringbiasfan X 蘋果全面啟動接班布局 庫克最快明年卸任 報導指出,多名熟悉蘋果內部討論人士透露,董事會與高階主管近月以來已明顯加速接班準備,為庫克在領導公司超過 14 年後的交接進行縝密規劃。 現年65歲的庫克,自2011年賈伯斯(Steve Jobs)辭職後接任執行長,是蘋果「後賈伯斯時代」的靈魂人物。在他任內,蘋果市值從3500億美元暴增至 4兆美元,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企業之一。 消息人士說,這場接班計畫並非因公司短期表現受到影響,恰好相反──蘋果預期今年年底仍將迎來亮眼的iPhone銷售旺季。然在AI競爭轉強、產品線亟需突破之際,公司更希望能在大型年度活動前完成領導接棒,讓新任CEO有足夠時間融入決策核心。 不過,報導強調,蘋果不太可能在明年1月底的財報公布前,宣布新CEO。因為該份財報涵蓋關鍵假期旺季,一旦提前宣布接班,恐影響市場情緒。其次,最強接班人已浮現,目前看來,硬體工程大將特納斯呼聲最高。 硬體工程掌門人特納斯浮上檯面 特納斯是誰?多家外媒包括路透、印媒Business Standard都說,特納斯已被視為蘋果內部最具可能性、也是庫克最偏好的接班人選。 特納斯是現任蘋果硬體工程資深副總裁(SVP of Hardware Engineering),目前負責主導iPhone、AirPods、Mac等核心硬體產品線,近年逐漸成為新產品發表會的主要台前人物,被外界視為下一位具備整合產品硬實力的領導者。 如果特納斯上任,將象徵蘋果重回「硬體至上」,尤其在公司面臨 AI 與新產品線突破的壓力下,其技術背景可能提升蘋果在下一波技術競賽的敏捷性。 庫克偏好「內部接班」 特納斯契合其領導哲學 多家外媒指出,庫克過去已多次表示,「蘋果有非常詳細的接班計畫,希望由內部人才擔任未來接班人。」庫克2023年曾接受歌手杜娃.黎波(Dua Lipa)訪談時說,「I love it there and...

成都武侯祠變成中國唯一的君臣合祀廟 其實是皇帝的私心

在成都鬧區的武侯祠不是諸葛亮下葬處,也不是中國最早的武侯祠,但卻是中國最有名的武侯祠,更是全世界最知名的三國遺跡。原因就是它是中國唯一的君臣合祀廟,最能反映「三國忠義精神」的地方。但令人不解,明明是「武侯祠」,為何大門上卻寫著:「漢昭烈廟」? 嚴格說,從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建魏到280年晉滅吳,三國時期只有60年,但就像導遊「凱哥」說的:「50多年的三國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不過是一個極短的時代,但卻對中國人正面價值觀的形成,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像中國形容一個人工作認真,就是學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力),死而後已」;交朋友要像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的「親君子、遠小人」。 明君良相千古 ,劉備與孔明的君臣之義已成為中國千古不變的真理。圖/記者宋秉忠攝 官修版《四川文化簡史》在緒論中也提到:諸葛亮為中華民族留下的,不是一個強大的皇朝歷史,而是一筆無法估量其價值的精神遺產;這遺產作為寶貴財富的價值遠遠超越了世間追求功利、目光短淺的政治,而在中華民族精神人格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雖然諸葛亮是忠臣的代表,但歷代帝王還是擔心這位忠臣的民間聲望壓過皇權。成都武侯祠建於唐以前,最初與祭祀劉備的漢昭烈廟相鄰,但是,老百姓大都到武侯祠祭拜諸葛亮,一旁的劉備反而被冷落了。 成都武侯祠的「三絕碑」。圖/記者宋秉忠攝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的兒子蜀獻王朱椿看了眼紅,就主张「君臣宜一體」,用行政手段將武侯祠廢棄,並藉著重修漢昭烈廟之名,在漢昭烈廟中重塑諸葛亮塑像,還刻意將諸葛亮的祠堂擺到劉備祠堂之後,實現所謂的「一祠同祀君臣」的格局。此後,成都「武侯祠」這一名稱不再專指紀念諸葛亮的祠堂,而是將惠陵(劉備墓)、漢昭烈廟都囊括進來,統稱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經過多次重建,重建過程中,就體現出中國人對於三國精神的重視:首先是《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由唐朝名相裴度撰文、柳公綽書寫、魯建刻字;此碑又被稱作「三絕碑」之因,首先是裴度形容諸葛亮:「度嘗讀舊史,詳求往哲,或秉事君之節,無開國之才;得立身之道,無治人之術。四者備矣,兼而行之,則蜀丞相諸葛公其人也」,稱讚諸葛亮「事君之節、開國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術」四者具備,是歷來對諸葛亮最貼切的評價。 柳公綽則是楷書「柳體」開創者柳公權的哥哥,其書法功力在當時與柳公權齊名;魯建的刻字歷千年而不損,原碑下部碑文因水浸而損毀,後世補刻,時至今日,其清晰度竟不如原刻,可見魯建的功力。 成都武侯祠由岳飛題寫的《前、後出師表》可能非本人所書。圖/記者宋秉忠攝 成都武侯祠還配祀蜀漢的文臣武將,但篩選的標準卻常出人意表,例如定軍山之役設計斬殺魏軍大將夏侯淵並協助諸葛亮治蜀的法正,因為「睚眥必報」,而未配祀;因叛逃而遭斬殺的蜀漢大將魏延也未配祀;奇怪,長坂坡救阿斗的三國猛將趙雲卻被列為成都武侯祠的文臣之首。 成都武侯祠迴廊牆壁上還有岳飛題寫並蓋官印的《前、後出師表》,這位中國軍神正是諸葛亮「忠義精神」的最佳傳承者,因此,幾乎每位參訪者都會認真瞻仰其題字,體會其精神;只可惜,歷史上並無記載岳飛曾到過成都武侯祠或題字。 成都武侯祠的諸葛亮祠堂。圖/記者宋秉忠攝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武侯祠內有劉備的真身墓——惠陵,這也是史上少數未被盜墓的帝王陵寢,據解說員解釋,這是因為「不值」,劉備下葬時正逢攻吳失敗、國勢危亡之際,因此並無值錢的陪葬品,不值得盜墓;「不願」,老百姓都景仰劉備代表的忠義精神,不願去破壞這樣一座英雄墓;「不敢」,正因為劉備代表的忠義精神深植人心,盜墓者將承受社會的譴責; 這樣一個最能體現三國精神、中國精神的地方,任何想要了解中國人民族性的中國人和外國人,就一定要到成都武侯祠感受一下。

卸任後三度訪歐結束返台 蔡英文:台灣需要我 我就會在

前總統蔡英文結束其卸任後的第三度歐洲訪問行程,已於今(15日)上午搭乘華航班機圓滿返抵國門;蔡英文隨後透過社群平台發文強調,面對嚴峻的國際考驗,台灣應不分黨派、團結一致,「台灣需要我,我就會在,世界需要台灣,我們就會在」。 蔡英文稍早在臉書發文向國人報平安並指出「讓世界看見台灣,是每個人的責任,在國家面前,更不該區分黨派,應團結一致」。 蔡英文說,她特別感謝所有第一線的外交人員和夥伴,大家一棒接一棒地,為台灣在世界的舞台打開知名度,也為我們連結在歐洲的民主夥伴,這次訪問的成功,是奠基於外交人員長期的耕耘。 同時,蔡英文還說,她也要對所有隨團採訪的台灣媒體及駐地記者表達謝意,感謝他們將台灣的聲音與觀點放送給世界,並將外國友人對台灣的讚美與祝福傳達給國內。 蔡英文也在貼文中進一步向所有沿途給予支持的華航機組人員和海外台灣人致謝;蔡英文表示,這些人的體貼與熱情,是支持訪團成員為台灣打拚的動力。 對於當前的國際局勢,蔡英文強調,台灣與世界上其他的民主國家一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因此她呼籲「當我們連結彼此,團結一心,就能確保我們的民主發展與經濟繁榮能續存」。 最後,蔡英文說,若是台灣需要她,她就會在,世界需要台灣,我們就會在,接下來會繼續為國家努力,一起為世界貢獻。

熱門新聞

國際

美天電視

專欄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