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追索臺灣美術的故鄉意識與時代印記

追索臺灣美術的故鄉意識與時代印記

主講者邱函妮老師【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國立臺灣圖書館(八)日表示,為推廣臺灣學,日前特別舉辦「臺灣學系列講座」,邀請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邱函妮副教授,以「近代臺灣美術中的故鄉意識與認同」為題,帶領民眾一同深入探索臺灣美術史脈絡。這場講座不僅讓聽眾對臺灣美術史有了嶄新認識,更引領大眾深入分析藝術家作品中蘊含的各式巧思、符號與心境。

副教授邱闡明「美術」與「美術館」並非理所當然存在,是歷經歷史進程逐步形成的制度與體系,並精要勾勒臺灣美術史發展軌跡。尤其引人深思是,日治時期特殊歷史背景下,臺灣藝術家如何透過描繪故鄉,細膩地展現身為「臺灣人」的認同及其內心複雜心境。

邱闡明在介紹天才雕刻家的黃土水先生。儘管他遠赴東京美術學校學習最先進的西方雕刻技法,但在異鄉東京,黃土水文章字裡行間流露對故鄉土地的深刻懷念,面對當時日本人對臺灣「奇異化」印象,黃土水思索,身為臺灣人該如何透過創作打破這些偏見,並細膩講述了這位英年早逝卻用生命雕刻臺灣藝術的不朽傳奇。

同時,也促使我們思考臺灣在接受日本引進的西方藝術概念時,描繪自身所面臨的內心掙扎,並從中看見現代化衝擊下,故鄉喪失與認同危機的深刻課題,以及藝術家們對文化獨特性的不懈追求。老師與現場聽眾解說交流
講座現場聽眾

想讓你的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