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新聞大陸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分時電價機制升級以價制量

大陸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分時電價機制升級以價制量

廣東梅州供電局工作人員近日展開線路檢修,以確保夏季高峰期間電網設備安全可靠運行。圖/取自中新網

大陸電力需求持續攀升,考驗電網負荷能力,據央視報導,截至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14.65億千瓦,較6月底增加約2億千瓦,較去年同期成長近1.5億千瓦,刷新歷史紀錄。其中,華東電網負荷達4.22億千瓦,空調負荷占比高達37%。江蘇、山東、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區更是接連九次刷新省級電網負荷紀錄,顯示夏季用電壓力空前嚴峻。為應對高峰電力壓力,多省市近來紛紛升級分時電價機制,分時電價透過高峰、平段與低谷等時段差異化收費,引導用戶削峰填谷、合理用電

大陸電力企業聯合會昨天(10日)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5》,指出2024年大陸全社會用電量達98540億千瓦時,年增6.8%;預估2025年將再增長5%至6%。報告指出,新增發電裝機容量達4.3億千瓦、增長17.2%,非化石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占比已達87.3%,整體供需形勢呈現「總體平衡」。不過綜合陸媒指出,高溫、極端氣候與新興用電負荷快速增長等不確定性因素,對電網穩定構成考驗。

據陸媒《經濟日報》報導,大陸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高級經濟分析師劉文指出,為應對高峰電力壓力,多省市近來紛紛升級分時電價機制,分時電價透過高峰、平段與低谷等時段差異化收費,引導用戶削峰填谷、合理用電,據報導,海南等地電動車充電需求集中於凌晨零點,導致「零點高峰」現象頻繁發生,海南電網今年4月起將「00:00–00:20」時段由谷段調整為平段,反將白天「08:00–10:00」納入低谷,引導充電需求移至中午,配合太陽能發電出力高峰,減少棄電與供需錯配問題。

不過近期有大陸網友反應,部分老舊社區或工業區的配電網在高峰時段已出現瓶頸,如居民夜間空調、電動車同時用電導致電壓驟降,甚至供電中斷;部分業者更反映生產電費飆升,呼籲基層配電能力需盡速升級。

梅花新聞網

想讓你的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